本堂对教育事工一向热心。在战前1928年,由本堂领袖邱清浩牧师、骆文萃先生、洪清江先生,李溪泉先生及数位各教会领袖,倡议创办幼稚园。1928年8月1日正式上课,校舍暂租本堂。经费由本堂、圣工会与福音堂,三间教会热心信徒共同负责。开学日学生仅四十多位,月底增至七十多位。
1929年,学生人数大增,除幼稚园之外,又添办幼小一年级二班,后因学生人数增加,故1935年乃租赁惹兰亚珍洋房一座为校舍。战前所创办的协和幼稚园,为本屿第一间幼稚园。协和由幼稚园而小学,最后发展为中学。协和学校后来交给社会人士接办。
1959年,本堂再创卫理幼稚园,由洪瑞云牧师任第一任校长,教员为邱淑楣女士,当时有学生三十三人。1960年举行第一届毕业典礼暨恳亲会。1961年教员邱淑楣女士参加政府师讯学院,由张金清女士接替,陈女士任教至1967年结婚为止。1966年洪瑞云牧师退休,惟仍义务担任校长两年。1968年校长一职由台湾学成归来的柯玉松女士担任,教员为洪秀河小姐。1972年柯玉松女士考进马大教育文凭班,校长一职由本人兼任,加聘由台湾幼稚园专科毕业回来的黄淑真女士为教员。1972年洪秀河女士赴美深造,教员职位由李美容女士暂代至1974年止;1975年另聘黄雅棉女士为教员。
1972年增加设备及改变教学法以后,幼稚园有显著的进步,学生人数大增。1974年学生人数增至42名,1975年更进步,已经有学生48名。
本园有中文和英文班,教学以发挥学生的创作才能为主,尽量让学生发展他们的技能,按照学生的能力加以施教。人格的教育也非常注重,教导儿童诚实、 有礼貌、爱护公物、尊敬国旗、敬听国歌、听从父母、尊重老师、友爱同学及敬畏上帝等。这几年来,毕业到各校的学生皆有好的表现,许多还被编到速成班。
本园创办时全体学生及教员即董事留影 1959
第一届毕业生留影 1960
第十一届毕业生与教师即嘉宾留影 11-11-1971
毕业生恳亲会全体学生唱诗 1974
第十四届毕业生即教师留影 1974
全体师生合影 1975
1986年幼稚园扩展至峇央峇汝地区,由黄蕾心女士全权负责,策划及监督。
幼稚园师生全家福 1995
槟城卫理幼儿园是在槟州教育局注册下的一所幼儿园。本园提供年龄3至6岁的幼儿全面的教育。
我们的老师不但教导本地华、巫、印裔的幼儿,也有来自中国、日本、泰国、孟加拉、香港、越南和寮国的儿童。
这样的一个学习环境,让我们的学生有机会与不同种族,不同文化和不同国籍的学习同伴培养互相尊重,并和谐共处的精神。
本园的在籍学生,不仅学习国文、华文、英文、数学、道德教育和科学等学术知识,他们也同时学习电脑、音乐、美术、话剧和体育。
除此之外,本园也携带学生到蝴蝶公园、青年公园、周天央水族馆、玩具博物馆以及幻游世界参观并学习。
学生也透过一些节日,如:农历新年、复活节、母亲节 、父亲节、中秋节、国庆日、运动会、生日会、文娱晚会以及毕业典礼等学习课本以外的种种知识。
每年年底学校假期的第二个学期,则是孩子们所期盼的假期营。其中,孩子们会学习烹饪、手工、科学实验以及食物美术。
就如箴言22:6「教养孩童,使他走当行的道,就是到老,他也不偏离。 」
我们深深意识到透过讲圣经故事以传授社会及道德价值的重要性,我们经常鼓励家长把孩子们送到本堂的主日学上课,并参加它们所主办的一些特务节日或活动,例如:复活节和圣诞节的欢庆会以及每年年底举行的「欢乐假期生活营」。
家长不时都为着孩子们在参加主日学之后的成长感到欣慰。特别是当他们看见孩子们不但会在饭前唱谢饭歌,还会每个早上和晚上都向主祈祷时,是异常地安慰。其中一些6岁的学生,还会不时为着他们正在生病或面对难题的家人和朋友代祷呢!
为孩童们预备他们的社会技能和知识能力,好让他们更有自信地成长,是本园的异象。
幼儿园最大的使命,就是装备孩子们,好让他们在灵、智、德、体上荣耀神。
幼儿园活动留影 2016
历任本园校长
洪瑞云牧师 1959-1967
柯玉松女士 1969-1971
李前军牧师 1972-1984
黄约辉牧师 1985-1994
1995-1999 黄蕾心女士
2000-2006 邱淑楣执事
2007-2018 黄约辉牧师(正执行长)
郑丽蓉执事(副执行长)
2019-2024 李依媚执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