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13年,黄宽柔牧师到达,继四年之努力,教会之人数及精神大为激进,会所立形狭隘,需要较大会所甚急。1914年,主日礼拜移至车水路(Burmah Road)之卫斯理堂聚会,黄宽柔牧师主持会务直至1917年,便调往泗水乃止。邱清浩先生乃一青年生力军,自新加坡神道学院回槟,继任工作。邱牧师自由热心服务于教会,四年如一日,主日学及务德会遂复重新组织。
黄宽柔牧师
邱清浩牧师
教会时常努力以谋自立,结果实际达到目的。1918年,主日学学生与教会会友大加倍增,不得不借港仔墘(Jalan Dr Lim Chwee Leong, formerly known as Prangin Road)英华学校聚会。这一年,妇女协济会也由格礼曼姑娘组织。
1918年,为主作工17年之女传道王查姑告老。1919年尾,教会财政已存有千金为建堂基金之基础。1920年,邱清浩先生辞职,林鸿万牧师继任六年。因归主信徒加增,便在这一年的12月,在港仔墘与庇能律之间租一间屋子充作各种教会活动之场所。
王查姑女士
林鸿万牧师
1922年,夏柏素博士 (Dr. L. Proebstel) 开始组织粤语礼拜。同年,建堂委员会成立,努力尝试,目的在一万元,次年果获成功。
Photo taken from https://acsipohalumni.files.wordpress.com
救恩堂1922年设立(粤语卫理公会)
教会继续工作且有力供给亚逸依淡、大山脚、双溪大年、木头公屿、日落洞之传道经费。妇女协会,现名多加会,也继续为新堂募捐。